首鋼精彩亮相中國國際冶金工業展覽會
9月3日至5日,為期三天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冶金工業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當經典的藍白色展臺出現在展廳中心區時,首鋼琳瑯滿目的高精尖產品立刻引來了大家的關注。
巡館環節,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來到首鋼展臺參觀。何文波聽取了講解員的相關介紹,對首鋼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成功轉型表達了贊賞。首鋼與北科大、鋼鐵研究總院、一汽集團、中集集團等共建協同創新研發平臺27個,“十三五”以來,承擔縱向科技項目40余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學技術獎222項。實現首發產品54項,首創工藝7項,首開設備3臺套。集團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1家,其中北冶、吉泰安、首鋼朗澤3家公司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在“智慧煉鋼”轉爐數字孿生系統展臺,何文波親手體驗了智慧煉鋼操作系統,與一線職工代表熱烈交談,高興地說:“有了智能制造的幫助,生產的安全與效率都有了保障。”
首鋼京唐智慧煉鋼于2022年3月正式立項,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煉鋼生產實際,通過可視化手段實現煉鋼全過程的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的新型煉鋼模式,提升了生產效率,也顯著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是推動鋼鐵行業向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方向轉型的重要力量。智慧煉鋼項目展示了首鋼在推動工業4.0進程中的前瞻視野和行動力,也是新質生產力在首鋼的一個應用場景,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此次中國國際冶金工業展覽會上,首鋼新能源電動車數字化車身首次亮相,展示著首鋼智能制造的**成績。首鋼數字化車身提升了技術服務的系統性,創新了EVI合作模式,極大推動了首鋼熱成形鋼、增強成形雙相鋼、輥壓超高強鋼等特色產品的推廣應用,助力打造更安全、更環保、更實惠的新能源汽車。
首鋼集團深入落實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堅定不移推動技術創新成為首鋼**競爭力,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推動鋼鐵業高質量發展。2011年以來,13次躋身世界500強,向著建設世界**企業的目標穩步邁進。
本次展會中,首鋼股份、首鋼京唐、技術研究院、首鋼工程、首自信、北冶、吉泰安、首鋼朗澤、首鋼貴鋼等公司的諸多先進技術成果在首鋼展臺展出。除了“明察秋毫”的智慧煉鋼操作系統外,“舉世無雙”的多模式全連續鑄軋生產線和高性能取向電工鋼專業化生產線、“氣吞山河”的燃氣輪機1:6模型、“變廢為寶”的工業尾氣生物合成乙醇及蛋白項目、“淵圖遠算”的首鋼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熱膜耦合海水淡化技術、帶式焙燒機球團技術、智能化冶金界面技術、“燃—熱—電—水—鹽”五效一體高效循環利用系統、車軸鋼、電熱合金、磁屏蔽高性能軟磁合金、鐵鎳型集成電路引線框架材料等明星成果悉數登場。同時,擺放整齊的各種首鋼特色文創產品也吸引了眾多訪客。在講解員專業而生動的介紹中,越來越多的人從展品中了解到首鋼的創新與發展,對首鋼的過去與未來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與此同時,以“鋼結構建筑產業鏈 新質生產力的沃土”為主題的首屆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展覽會也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同期開展,首鋼展臺帶來了建筑用鋼、設計建造、智慧運維等板塊的成果,全面展示了鋼結構建筑領域的材料研發、工程設計、項目施工、運維管理等全產業鏈能力。
首鋼建設高級工程師、首鋼二級科學家謝木才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本次參展,首鋼在建筑用鋼方面,展示了高強鋼、低屈服點鋼、耐火耐候鋼等特色產品;在設計建造方面,展示了鋼結構住宅、大跨度鋼結構等成果;在智慧運維方面,展示了在政商園區、產業園區、文化博圖的智慧運營。首鋼工程高級工程師李洪光說,未來的發展中,首鋼將繼續引領鋼結構建筑的新潮流,為國家“雙碳”目標貢獻更多力量。
中國國際冶金工業展覽會創辦于1987年,是本領域內全球第二大展會。展會已成為鋼鐵冶金行業企業進行展覽展示、促進貿易往來、加強國內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并得到業界企業的廣泛參與和高度關注。
據了解,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冶金工業展覽會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冶金行業分會主辦,展覽面積約2萬平方米,同期舉行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耐火材料及工業陶瓷展覽會、首屆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展覽會等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