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礦業水廠鐵礦新產線效率再創新高
2024年以來,首鋼礦業水廠鐵礦建材產線精細管理,向“新”而行,扎實推進高價值建材產線建設。截至7月底,產線年處理量超進度計劃44.42萬噸,產線效率超設計產能48%。
管理創新塑造新思維
2024年,面對高作業率的生產壓力、產線盈虧打平的利潤壓力、人力資源短缺的管理壓力,水廠鐵礦主動聚焦“價值創造”,樹牢“爭做有價值企業”理念,推動產線經營由規模型向價值創造型轉變。
精細生產,打造“遞保”管理模式。為樹牢全體職工打產提效意識,踐行“四個**”理念,提出實施了“遞保”管理模式,制定了《磁鐵礦石加工項目**高效運行方案》,以小時保班、班保全天、全天保月為基礎,形成年度保產計劃工期表,上下一心、全力以赴確保年度任務兌現。為做好2024年資源綜合利用產品銷售工作,實現拓市場、提效率、增效益目標,水廠鐵礦構建了“質量+服務”管理體系,著力打造生產、銷售、回訪全閉環的質量管控體系。在生產管控上,建立并實施產品質量波動調節機制,定時取樣抽測、研判質量趨勢,根據質量波動探索尋求篩網匹配方案,根據流程量變化及時調整棒磨、撈砂工序及旋流器運轉臺數,穩定生產質量。在銷售裝車上,強化協調組織,創新實施“442”裝車模式,打滿鐵運銷售,兼顧汽車銷售,實現鏟車滿負荷裝車作業。在服務反饋上,建立產品銷售追蹤及客戶回訪機制,定期與客戶座談,了解市場需求、加強質量反饋,形成良好的監督協作關系,獲得了客戶高度評價。
技術創新增強新動能
經過一年多的艱辛探索和摸爬滾打,建材新產線經營生產能力快速提升,但在生產提效、設備穩定、能源管控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對此,水廠鐵礦堅持以技術創新為引領,瞄準現場“卡脖子”的難點、堵點問題,持續開展課題攻關,反復沖鋒解決難題。
圍繞粗破效率提升,建立并落實貨源調整快速反饋機制,確保貨源條件滿足產線需要;增大棒條篩傾角,提高下料速度;試驗動定襯板更換模式,減少鄂破低效運行時間,確保高效率做功。
圍繞棒磨效率提升,安裝快開式壓緊端蓋,減少頻繁拆裝環節;升級應用兩端轉換式新型加棒機,適應短周期加棒要求,提高了加棒效率;實施短周期加棒,穩定棒磨機填充率達標。截至7月底,棒磨機效率平均完成232.68噸/小時。
圍繞大砟產率提升,優化中細破運行參數控制,按照大返礦比控制原則,組織中細破機排礦口調整;開展細破機偏心距調整試驗,改善破碎效果;調整成品篩網孔布置,上層網孔增大,減少二次破碎,下層網孔減小,減少有效粒級損失。截至7月底,建筑砟工序篩中產率完成56.47%,超目標計劃0.22%。
圍繞降低尾泥產率,優化濕線運行參數,調整濕篩網孔布置,增加大孔篩網占比,提高篩下通過量;動態調整旋流器使用臺數,穩定旋流器壓力,減少溢流損失,降低了尾泥產率。截至7月底,產品綜合產率完成92.95%,尾泥產率完成7.05%,創歷史**水平。
智慧產線贏得新優勢
2024年,水廠鐵礦勞動模式、經濟運行、生產組織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新形勢,建材車間堅持以“現場無人化、操控集約化、管理智慧化”為目標,全力推動智慧產線建設。
加強設備保護。創建“電流+料位”的雙重控制邏輯,實現“電流優先、料位保底”的控制模式,不斷優化棒條篩控制程序,滿足生產需求;針對中細破機三角帶頻繁打滑燒損問題,對破碎機運轉速度進行實時監測,編制測速保護程序,避免皮帶打滑燒損;針對破碎機水平軸無自動測溫裝置的情況,加裝測溫貼片,上傳至集控健康系統,形成歷史曲線,實現了對軸承運行情況的日常監測,便于使用分析。
精細能源管控。開發應用扇型閥自動倒閥程序,有效避免了棒磨機斷料問題發生,精準把控棒磨機啟停信號,穩定棒磨機給料,杜絕無功消耗;結合29號跑車運行狀況,優化控制程序,有針對性地進行控制布料,減少跑車無效運動頻次,助力能源管控落實落細。
提高勞動效率。針對采場貨源中細小鐵器和鋼筋雜物難以清理、頻繁進入流程內的難題,以產線6號皮帶除鐵器為試點,對除鐵器進行自動化改造,將人工手動操作升級為自動運行,大大提高了除鐵效果,降低了崗位勞動強度;針對產線僅有3名電工的實際情況,深入開展寫實調研,規范集控室內“遠程停送電程序”操作,扎實推進“電子停送電牌應用”試驗,提高人力資源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