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礦業 全力攻堅 廠區社區“雙線戰役”
“堅持!加油!必勝!……”2022年春天,礦山人的朋友圈被這些詞頻頻刷屏。4月下旬以來,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首鋼礦業主動提高政治站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不斷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政治、思想、行動自覺。全體干部職工家屬團結一致抗疫情、站在一起保生產,打響了一場超常規的雙線戰役。
一個個身影逆行出征、迎難而上,以實際行動詮釋著礦山人的責任和擔當。
嚴守!筑牢百里礦區疫情防線
“百里礦區”“沒有圍墻的工廠”“片片相連的社區”,嚴峻復雜形勢下,守好“廠門”“社區門”“家門”任務更顯艱巨。礦業公司迅速響應,高效協調,周密部署,織嚴織密疫情防控網。
“時刻保持清醒認識,嚴格落實各項防疫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更高的要求、更細的舉措、更嚴的標準抓實抓細抓到位”,礦業公司發出“戰時指令”。建立疫情防控和經營生產聯動協調機制,每天兩次聯動,及時協調解決疫情防控和經營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并做好保民生各項措施落實。從領導人員到一線職工,從生產崗位到社區居民,廣大職工和家屬聞令而動、令行禁止,扛起防疫保產戰時責任。
從嚴從快精準落實各項防疫要求。礦業公司防疫部門24小時日夜堅守,統籌防疫工作。4月18日凌晨4時,該公司緊急抽調成立330人的志愿者隊伍連夜集結,133組次核酸采樣和服務保障團隊迅速到位,統一步調,實現在礦人員應檢盡檢。
“以靜制動”,全面強化社區管控。為保證礦區所屬4個區域、8個社區嚴格落實全封閉管理,礦業公司每天抽調各單位職工130余人,對社區卡口進行24小時值守,保障礦區安全穩定。居家辦公人員就地轉為志愿者,投身社區抗疫一線。子弟學校高標準推行線上教育教學工作。
竭力!做好后勤生活保障
為保證生產組織不斷線、重點工程不停工,首鋼礦業數千名職工深夜集結、住廠為家。職工和家屬的后勤生活保障成為首鋼礦業黨委牽掛的大事。
住宿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首鋼礦業迅速啟動后勤應急預案,排摸住廠職工情況。實業公司連夜啟用兩棟備用宿舍樓,后勤保障人員迅速集結,整理床位,配發床品、被褥,安置住廠職工。物資采購部門安排專人與各大超商、日用品商店、勞保市場聯系貨源,采買單人床、被褥并直送各廠礦。各單位緊急騰挪,將休息室、交接班室、會議室、創新工作室、庫房等地改造成臨時住宿場地。兩級工會全力快跑快辦,組織采買住廠生活物資發到職工手中。
礦山生產戰線長,點多面廣,有的點位臨時住宿條件艱苦,各級黨群組織竭盡全力做好后勤保障。運輸部利用軌道車為遷鋼供料班住廠職工送去生活物資。物資公司為身在偏遠點位的化工公司分批次購置新鮮蔬菜。礦建公司連夜購買食材、防疫物資,**時間送至杏山鐵礦地采擴建工程現場,保證幾百名勞務人員和職工生活穩定。
在這場后勤保衛戰中,每個腳步都在飛奔,每雙手都在搶抓速度。困難面前挺身出,關鍵時刻沖得上,連續作戰不退縮,協力公司干部職工勇挑重擔、星夜兼程、任勞任怨,一次又一次集結,一次又一次出車,一次又一次出戰,完成了一項又一項防疫用車保障任務。面對每天15000人次的供餐任務,礦區19個食堂“超負荷”運轉。實業公司兩級職能人員按就近原則到食堂幫廚,分擔食堂壓力。還有十幾天就要退休的南區生服公司政工員王慧敏,在工作生涯“最后一公里”住廠堅守。每天凌晨5點趕往食堂幫廚,連續擇菜、去皮,手指頭已經腫了。食堂運來大批物資,她又趕去卸貨、碼放、清點,忙到又一個凌晨。“要退休了,能為單位防疫保產做點事我很開心。疫情期間炊事員非常累,壓力很大,我能分擔一點是一點。”這是王慧敏樸實的心聲。
各生產單位也積極調配志愿者,參與到食堂后勤服務中。4月20日,大石河鐵礦黨委得知選礦區域食堂物資到貨,礦領導帶隊幫助食堂工作人員搬運物資。一袋袋扛運、一箱箱傳遞,從傍晚到深夜,連續五個小時的搬卸,每次50斤的負重,沒有人放慢腳步。
“有什么困難,我們一同解決,眾志成城,共克時艱。”首鋼礦業黨委密切關注職工思想情緒、生活訴求,各條反饋渠道全線開通,各級黨組織和黨員迅速行動,沖鋒在前。水廠鐵礦黨委實施“三包聯三互助三知曉”,領導承包聯系黨支部,各黨支部承包聯系班組,黨員承包責任區內聯系群眾,與后勤單位互助、與居委會互助、與在水廠區域的兄弟單位互助,大家擰成一股繩。各黨支部知曉職工思想動態、生活狀態、困難狀況,關注職工身心健康,積極解決訴求。
職工住廠期間,黨支部書記成了“大家長”,事無巨細地關心職工、家屬生活。擔心床位不夠,水廠鐵礦汽運作業區黨支部帶領黨員骨干利用鋼管、木板等材料自制“行軍床”;擔心倒班職工休息不好,機械廠磨球項目部“職能組”變身“家政組”,利用工余時間為職工洗衣服;擔心衣服洗了無法晾曬,運輸部車務段、機務段黨支部就地取材,利用廢舊鐵線為大家制作200多個晾衣架;擔心有基礎病、慢性病的職工常備藥品不夠,大石河二馬車間黨支部對全體職工用藥情況進行排摸,千方百計找藥源,保證職工在廠期間身體健康。看似尋常的小事,此時此刻,卻如此難能可貴。
攻堅!力保生產、工程穩定順行
積極應對疫情之下非常態化生產秩序,首鋼礦業各條戰線做到工作不斷、秩序不亂、平穩有序。職工堅守陣地,同心戰“疫”,保產保供保工程。
力保服務鋼鐵零影響。首鋼礦業采取超常舉措優先保障精礦粉穩定生產,面對不同程度的崗位缺員狀態,逐工序、逐點位分析優化勞動組織。“人手不夠我頂上”,住廠職工開啟多崗作戰、聯合作戰模式。水廠鐵礦汽運作業區大部分礦車司機在經歷上次疫情住廠20多天后,時隔幾天再次留守,運轉乙班作業長高榮標說:“我們的洗漱用品和換洗衣服一直在車里,車間有休息室,食堂有飯,只要單位需要,我們就不走。”杏山鐵礦動力作業區綜合班班長劉曉林,放下灑水車就開“雙排座”,放下“雙排座”又搶修車輛,變身“全能戰士”。提升作業區夫妻玄曉龍和劉紅艷,把兩個孩子留給老人照顧雙雙上崗,下班不離崗,玄曉龍主動配合卸沙袋、檢修襯板等工作,劉紅艷則幫助作業區環境消殺,成了工友們口中的“防疫保產夫妻檔”。大石河鐵礦破碎集控工張晶晶創出夜班12勾礦石翻卸組織的歷史**水平。沒有轟轟烈烈的戰績,只有看似尋常的堅持。目前,首鋼礦業采選生產秩序穩定,兩礦精礦倉存保持高位運行,實現球燒原料正常供應。
力保重點工程后墻不倒。進入2022年,馬城鐵礦、杏山鐵礦、唐首馬鐵礦三大資源接替重點工程加速攻堅,又遇突發疫情,首鋼礦業以跑秒的狀態協調工程建設問題。馬城鐵礦70人住廠為家,線上開展設計審圖、招標、檢查現場等工作,確保工程推進不斷線。井巷掘進轉入非爆破工序施工,重點組織噴漿、支護、防治水和巷道清理,優化施工工序和人員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優化地表選礦樁基處理工序銜接,截至目前,選礦主廠房、中間儲礦倉、S2篩分車間等259根樁基全部按計劃完成。積極協調12批次物資先后進廠,保證了非爆破工序施工的連續穩定。杏山鐵礦整合人員,清查現場庫存材料物資,優先保證關鍵線路施工。目前,副井、主井、480行人電梯井施工三個點位物資供應充足。唐首馬鐵礦合理調整施工工序,積極協調工程組織,調配人員不足點位,協調水泥等物資及時補充庫存,滿足關鍵線路施工不受影響。
力保鋼鐵協同服務大局。運輸部供發中心遷鋼供料班組成“運輸保供小組”,在疫情管控檢修力量無法到場的情況下,借助遠程指導完成1號翻車機重調機擺動油缸漏油問題。協力公司股份燒結維檢項目部脫硫脫硝修理一班18名職工駐守遷鋼,為區域設備穩定保駕護航。正值遷鋼5號爐爐役檢修,參檢人員緊張,設結公司遷檢分公司實施24小時倒班制,保證檢修施工正常進行。機械廠多渠道聯系原材料貨源,21日以來,捆帶項目部三次向股份供貨捆帶66.65噸。一周時間,搶制隔熱件和蓖條各2000件,為股份燒結臺車穩定運行提供備件保障。
傾情!守望相助匯聚溫暖力量
4月21日,集團黨委向在唐山地區干部職工發來慰問信。5月1日,首鋼礦業黨委向奮戰在抗疫保產一線的職工、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發出慰問信。兩級公司黨委的溫暖和關懷,化作共克時艱的力量,凝聚起全民抗疫的強大合力。
講好“抗疫保產”故事,凝聚戰時力量。連日來,5000多名職工“住廠為家”防疫保產不懼難的故事,正能量十足;300多名社區工作者、志愿者日夜鏖戰守護家園的故事,感動滿滿;“留守”孩子為父母送來祝福的故事,催人淚下……“夫妻在崗”“兄弟接力”“抱團戰疫”,每一個故事都在礦山人的朋友圈刷了屏,匯聚起眾志成城、攻堅克難的強大戰力。適逢“4·25建礦日”,干部職工將紀念活動激發的熱情轉化為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勇氣和擔當,凝聚起打贏雙線戰役、同心守護家園的奮進力量。一名職工動情地說道:“要把堅守崗位作為建礦日**的生日禮物。”
核酸檢測組織、環境消殺、防疫物資發放等防疫工作繁瑣細致、任務量大,許多職工自告奮勇站出來,忙完手頭的生產任務,無縫銜接投入到服務大家的志愿工作中。水廠鐵礦綜合班班長王瑞珊,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除了日常工作,每天背著30多斤重的噴霧器在礦車、宿舍、辦公點位、公共區域來回穿梭,一天三次,日均行走2萬多步。
你在前方全力以赴,我在后方溫暖守護。面對諸多“留守兒童”,子弟學校教師們當起“臨時爸媽”,督促孩子學習、關注孩子生活。第四中學英語教研員王慧博,一對一幫助“留守”學生,每天幫助獨自居家的孩子們解決生活困難,疏解心理焦慮。她還特意建了一個“自主獨立模范”微信群,師生們一塊兒溝通解壓,耐心和學生們交流如何做飯,談論父母堅守崗位的不易,叮囑水電煤氣的安全,并把孩子的表現及時反饋給父母,讓堅守在崗的職工無后顧之憂。
疾風知勁草,危難顯擔當。全體礦山職工及家屬,用果敢無畏的逆行奔赴、無私奉獻的崗位堅守,臂膀相助的愛與溫暖、構筑起抗疫保產雙線戰役的堅強堡壘。在兩級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體礦山人振奮精神,攻堅克難,為打贏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線戰役”全力以赴!